成也《伤寒论》,败也《伤寒论》
[file]
自从上中医论坛以来,接触到很多中医人,也接触到很多中医爱好者,但更多的还是很多无助的患者,在现实中治疗不理想而被迫求助于网络论坛,但治疗效果却差强人意,这与现实中的情况基本吻合。现在的中医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呢?我发现无论是“学院派”还是“师承派”或是“西中派”(西医转中医)在论坛里讨论最多的还是《伤寒论》。有人说学中医必须要学《伤寒论》,因为张仲景就是中医的“祖师爷”。这话一点不假,我认为《伤寒论》是应该学,那毕竟是古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但现在有很多人,几乎是全天下的中医学子竟然把《伤寒论》视作圣书,视为打开中医学习之路的“万能钥匙”。由此还出现了一大批所谓的“经方家”或“经方派”。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了,因为历史告诉我们,脱离实际、盲目崇拜的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举个例子: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思想一直被视为指导我军对敌作战的战略战术思想,事实证明的确是有效的和成功的。因此在全党全军便产生了对毛的“全面肯定”和个人崇拜,这种罔顾事实的的盲目崇拜一直待续到全国解放和和平时期的国家建设阶段,结果给本已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遗憾的是,在毛死后竟然还有人提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的提出却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果两个“凡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前不堪一击,被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没想到的是,现在我们的中医界还在坚持“两个‘凡是’”, 这怎么会不令人担忧呢?
成也“毛泽东思想”,败也“毛泽东思想”。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伤寒论》。应该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更应该正确看待《伤寒论》,肯定应该肯定的,否定应该否定的,这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一味地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中医——祖国的医学瑰宝,就真的离消亡不远了。
就拿《伤寒论》里一个最简单的麻黄汤来说吧,有个中医学院的学生,结合《伤寒论》里对外感症状的描述,给她刚患感冒的对象服用,结果却越治越严重,最后又不得不让西医挂瓶输液去了,最后还落了个“中医就是靠不住”的名声。
相反,论坛里“医海之水源于泉”老师的一个案例:“活用麻黄汤,一剂保安康”,只加了一味“生地”,治疗感冒的效果却出奇的好,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同样是“麻黄汤”,面对同样的感冒,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很简单,一味药(生地)的加入,就像是战争中军队的“粮草”一样重要。“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说的多有哲理呀!而当时张仲景先师却没能悟到这一点,所以在治疗上难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病状传变,再引入养阴生津之品,“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我在这里“批判”《伤寒论》,不是说它没有价值,而是认为它已经时过境迁不合时宜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伤寒论》里的治疗方法是缺少“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就拿一个看似简单的感冒而言,仲景过分强调药物的作用而忽视人体本身的体质因素。在这一点上,甚至都不如现在的西医。谁都知道,面对感冒(病毒),没有特效药,而西药大多采用的方法就是促进睡眠,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西药中的“复方氨酚烷胺”就有这样的作用效果。《伤寒论》里仲景所用之方,大都是阴阳不兼顾的“半成品”方。第二、《伤寒论》没有探讨致病的成因,也没有给出治疗思路,而是依据症状留下来的一些方剂,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还在用各种症状去套用《伤寒论》里的各种药方,显得多么机械、盲目和被动。这是造成中医界止步不前难有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三、患者群体质发生了大的改变。由于饮食结构和现代化药物的作用,当今人们的体质与古代相比已经大为不同,更多的是被西药(抗生素输液)搞得身体素虚,没有丝毫的抵抗力,而采用《伤寒论》里的方法,用药一味地攻伐,这与西医使用抗生素没什么区别。患者大都吃不消,其治疗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不知还有多少人在死读《伤寒论》?有多少人还在热衷于“经方”?又有多少患者被这“至高无上”的经典、经方搞得痛苦不堪?我说“成也《伤寒论》,败也《伤寒论》”还过分吗?中医界的人们应该醒醒了。
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张仲景享年60多岁,诸葛亮53岁,而司马懿高达82岁。这一数字说明了什么?用兵思想和用药思想其实是一样的,善攻者过分强调后天的力量而耗伤的是先天之本,善守者能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先天之本。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从用药风格上看,张仲景先师的寿命较短是符合客观条件的。
我明明知道这篇“批判”《伤寒论》的文章会遭到很多人反对和不理解,但还是要把它写出来,为什么?因为我知道,阻碍中医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伤寒论》,《伤寒论》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他的方药,而在于他没有提出如何使用那种方药的治疗思路,那种以症套方的办法根本就不能指导中医及临床。例如“小柴胡汤”,按照书中所列的“辩证方法”,能够适应的病症很少,或者说适应范围很窄,而从实际应用来看,经过合理加减它的治疗范围很广。凡是因痰瘀闭阻,导致体内气机不畅的病症都可以使用。再说:“小青龙汤”,我曾用它为侄女治疗“闭经”。若依书中所列的那些所谓的“辩证施治”,能有这样的功效吗?
其实我也是《伤寒论》最大的受益者,包括现在的用药,大都是《伤寒论》里仲景所用之药,在用方上虽然大都是自拟,但还是经常要参考仲景的基本组方。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自己,不是是为了“标新立异”,纯粹是为了我们的中医,为了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至于领不领情那就无所谓了,毕竟能学好中医的人不多。
《伤寒论》的另一大误区:“解表”及“半表半里”之说
《伤寒论》里,仲景对于外感(伤寒)有个病位说,那就是“病位在表”和“半表半里”之说。而在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因为即使是遭受外感(伤寒),那也是全身性的遭受侵袭,而不仅仅在于体表。因为血液循环已经将全身各处互通有无,病炕无所不在,即便是表现为某一经络,那也是全身性的。所谓的“病位在表”只不过是我们看到的一种“表像”,就像历史上“太阳绕着地球转”这一说法一样的不科学。至于“半表半里”之说更是站不住脚。因为对于“小柴胡汤”的实际应用,已经远远超出“半表半里”的范围。
对于外感(伤寒),在治疗上中医需要采用的方法是“调动全身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打的是一场全面的“全民战争”。而西医采用的方法是“重用抗生素”,发动的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患者再遇到同样的外感还会复发,而且会“变本加厉”。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外感的治疗都没有将目光停留在“体表”上。所以,这个“病位在表”和“半表半里”之说,在实践当中就站不住脚。
正因为有了《伤寒论》的“表里说”,所以后人就把古人留下来的一些方剂刬分为“解表剂”和“温里剂”; 把中药也相应地分类为“解表药”和“温里药”。试问:像麻黄、荆芥、防风等“解表药”就只能在遇到外感需要“解表”的时候使用吗?显然不是。而有的中医或者说是多数中医却把麻黄视为“虎狼之药”,归根结底还是受《伤寒论》误导所致。
谈“理法”和“方论”
在我看来,“理法”是医生对一个人患病的成因的分析并对此做出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这个人的病是怎样形成的?该如何进行治疗?“方论”是对你所开之方的立方思想、用药思想做出合理的解释。可见,理法比方论更重要,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理法,再好的“方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对临床没有指导意义。
举个例子:土枪老师有两则医案,一个是用桂枝汤加味治疗泻泄,一个是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泻泄的。为什么这两个方都能治疗泻泄?让我分析那就是这两个案例所述的泻泄,都属于“功能性泻泄”,所谓“功能性泻泄”就是指“非细菌、病毒引发的泻泄”,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肠胃“罢工”而停止工作了。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每一条经脉就像是一台发动机,负责肠胃功能这台发动机一旦失去“燃料”也就会失去动力而停止运作,这里所说的“燃料”就是胃阴(胃液)。我们常说的“五更泻”可能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在治疗上一方面要补充胃阴,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温度,用来使已经“熄火”的“发动机”再重新“点火”“燃烧”起来,这就是我们对“功能性泻泄”所采用的“理法”。所以中医土枪老师所采用的用桂枝汤和真武汤治疗泻泄方法就不难理解了。只要“理法”找对了,我们在用药组方上的选择性就很大了,不难想象,我们用四逆汤和四逆散加味是不是也可以治疗?
《伤寒论》中仲景在治疗外感(伤寒)时,为什么有时会出现“传变”?那是因为在高热和用药(太过温燥)的双重作用下,体内的“燃料”相继出现短缺,致使负责各种经脉的“发动机”出现“停机”现象。先是第一台发动机出现了“停机”,紧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最后不得不进行“回阳救逆”(加热升温)。
《伤寒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只有方论而没有理法”。条文中所列出的“脉和症”并不能代表理法,脉和症只是一种“表象”,用表象去代替理法很难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